8月29日,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财务决算。上半年,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5860亿元,净利润盈利15.5亿元。
据国铁集团财务部负责人介绍,随着铁路客货运输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和铁路网红利逐步释放,铁路客货运量呈现量质齐升态势,国铁集团经营业绩持续向好,今年上半年末资产负债率62.91%,较上年末下降0.6个百分点,铁路经营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。
发送旅客22.4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
上半年,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83列,同比增长7.5%;发送旅客22.4亿人次,同比增长6.7%,创历史同期新高;其中,5月1日发送旅客2311.9万人次,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。新增投用复兴号动车组83组,动态调整列车运行图,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,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、京哈高铁北京至沈阳段复兴号动车组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。
国铁集团会同商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实施《增开银发旅游列车、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》,推出特色游、红色游、研学游等精品线路,研发投用适老化旅游列车,深化铁旅融合发展,助力旅游经济、银发经济发展,上半年全国铁路开行旅游列车972列、同比增长23%,铁路旅游客流达6.2亿人次。
铁路12306平台推出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优惠等新举措,计次票、定期票等新型票制拓展至72条线路,铁路畅行码覆盖所有动车组列车。92趟动车组列车推行静音车厢服务,25座车站和38趟动车组列车试点高铁宠物运输服务,19座车站试点“轻装行”服务,有效提升旅客出行体验。
此外,广深港、中老、中俄、中越、中蒙跨境旅客列车有效促进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。
新增102条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产品线路
上半年,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9.8亿吨,日均装车18.24万车,同比分别增长3.0%、4.0%,呈现稳中有升良好态势。
国铁集团精心组织迎峰度夏能源保供、石油、化肥农药、防汛救灾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,有力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。深入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,持续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,充分发挥全国铁路一张网和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优势,不断提升铁路物流能力效率和服务品质。加大“公转铁”力度,积极融入企业供应链管理,大力发展全程物流,物流总包合同运量12.3亿吨。
铁路95306平台上线102条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产品线路,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825.4万标箱,同比增长18.1%。
国铁集团打造高品质快捷物流产品,开行跨局货运班列2.85万列、同比增长14.3%;推动“运费贷”等物流金融服务提质扩容,帮助831家中小微客户获得授信融资总额200亿元,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。
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.5%投产新线301公里
上半年,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,同比增长5.5%,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。
国铁集团发挥铁路建设投资产业链长、辐射面广、拉动效应明显的优势,统筹运用资源力量,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确定的铁路工程和重点联网、补网、强链项目为重点,扎实推进铁路规划建设,铁路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,一大批铁路重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。
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、郑开城际铁路宋城路站至开封站段、新建重庆东站等项目开通运营,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、沈阳至白河高铁、襄阳至荆门高铁、合肥至新沂高铁等项目进入联调联试阶段,伊宁至阿克苏铁路、黔桂铁路增建二线、温州至福州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。
中欧中亚班列开行数量同比增长8%
上半年,国铁集团加快推进内引外联铁路通道建设,中吉乌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于4月29日开工建设、6月29日全线开工。中老铁路上半年发送旅客1007万人次、货物1260万吨,同比分别增长1.7%、25.9%,雅万高铁保持安全平稳运营,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诺段实现安全运营三周年。
国际联运方面,上半年中欧和中亚班列开行1.7万列、发送货物153万标箱,同比分别增长8%、5%;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74.6万标箱、同比增长77%,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,较好服务了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和高水平对外开放。